学籍学历核查举报 信访邮箱 旧版回顾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六届山东科技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6-28

各校区、各学院: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建行杯”第六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的通知》(鲁教高函〔20207号)等文件精神,现决定开展第六届山东科技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目的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学院、团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科技处、人文社科处、合作发展处、科技产业管理处

承办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次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工作。设立专家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企业、创投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省赛候选项目的培训等工作。

四、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 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省级决赛前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获往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赛道金奖,但未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可以报名参赛,但不重复发放奖金

五、参赛赛道

(一)主赛道:

1.参赛项目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 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方式和要求

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05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3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73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3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4)师生共创组。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如已注册成立公司,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的项目参加师生共创组进行比赛,并符合以下条件:

参赛项目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2015 3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2061日前正式入职)。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参赛项目要求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将于630日举行,没有参加本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不得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  

2.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1)公益组

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不能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可参加高教主赛道。

六、赛程安排

1.宣传发动(6月)

各单位要拓宽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环境等媒介,做好竞赛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大赛知名度和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组队参赛、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做好项目培育。

根据省厅要求,各学院(系、部)参赛人数(含2020届毕业生)的本科生、研究生数不低于本单位在校生的25%。留学生参赛项目数不少于3项。(见附件1

各职能部门按照《第六届山东科技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分工表》(附件2)要求做好优秀项目发掘培育工作,630日前填报《创新创业优秀种子项目统计表(附件3)报送至计算机学院团委王春宇老师处。

2.报名、初赛(613日—77日)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611日开放。78-815日仍可报名,但不可参加校赛。

初赛采用学院评审推荐的方式,各学院通过审阅项目计划书、项目展示PPT,评选出参赛项目的20%推荐进入学校决赛环节,各单位推荐项目数根据7724:00系统报名人数及项目数确定。

4.决赛(717日前)

决赛分为网评和现场答辩两个阶段,网评优秀项目进入现场答辩环节。决赛依据项目计划书、现场答辩表现(现场答辩8分钟,包括5分钟展示和3分钟问答),聘请校外专家对决赛项目进行评审。因疫情原因,现场答辩环节进行线上路演。

5.省赛项目推荐(731日前)

大赛组委会根据教育厅要求择优推荐优秀项目进入省赛,并根据我校项目实际情况,邀请相关专家对入选项目进行专项指导与培训,项目报送单位须指定专人负责,及时跟进、加强沟通。

七、材料准备及相关要求

1.项目计划书。

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初创组、成长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中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参赛团队还需将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附在项目计划书中,大小不超过20MB

项目计划书内容建议包含的主要要素:第一部分:分析行业背景和市场现状;第二部分:讲清楚要做什么;第三部分:如何做以及现状;第四部分:项目团队介绍;第五部分:财务预测与融资计划。

2.项目展示PPT

需将PPTPPTX格式的展示文档上传到“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大小不超过20MB

要高度重视PPT的制作和路演。参考项目计划书结构正文部分,约1-2/分钟。路演的核心目标是“讲清楚”和“说服力”,形式可以多样化。建议每页提炼一句核心观点。

3.汇总表。各单位77日下午1600前填写《第六届山东科技大学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4),打印后加盖单位公章扫描为PDF格式的电子版。

4.报送要求。各单位于77日前将相关材料(项目计划书、PPT、视频、《推荐项目汇总表》PDF电子版)压缩打包后,命名为:“项目组别+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学院名称”(例如:创意组+社会服务+智能快递+计算机学院)发送至大赛专用邮箱internetplus@sdust.edu.cn

5.报名表。每个项目分别填写《第六届山东科技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附件5,学院自用)。

八、评审规则

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查看具体内容。

九、奖励政策

1.本次大赛将评选出校级一、二、三等奖共计180项,其中校级一等奖30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100项。设优秀组织奖、赛道优胜奖若干,对在学生参赛率和省赛入选项目方面表现突出的院系进行表彰,列入各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学校对获得省级银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生,依据学校相关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奖励。

3.山东省教育厅对本次比赛获奖的山东省金奖项目,每项奖励5万元,对参加全国总决赛成绩优异的项目再次进行奖励,其中国赛金奖每项奖励10万元,国赛银奖每项奖励5万元。

十、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深刻认识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意义,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与实践平台,统筹做好大赛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进一步挖掘已有创新创业团队和近5年已创业毕业生的优秀项目,进一步培育近几年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创业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为大赛提供有力保障。各学院、各校区是竞赛主体单位,要成立“互联网+”竞赛组织领导小组,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落实人员及责任,确保本单位的组织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2.广泛宣传发动。各单位要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强化指导,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互联网+”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推动学生跨专业组队、跨界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指导参赛团队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实际项目和创业成果,努力让参赛项目产生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3.做好培育指导。各单位要组建指导教师团队,认真做好参赛项目的前期培育和赛事辅导,帮助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为参赛团队提供政策法规、赛事动态等信息,做好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积极邀请行业企业、风投创投机构、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等专家参与项目评审,为参赛项目提供针对性指导。力争多方支持,为创业团队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政策扶持和经费保障,有效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热情和激情,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十一、其他事项

1、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更多详情可登录教育部大赛官网查询:http://cy.ncss.org.cn

2、为方便大赛沟通交流和信息发布,各单位大赛联系人请加入“山科‘互联网+’大赛”QQ工作群,群号为:730863611

3、参赛学生团队负责人请加入“互联网+2020竞赛通知群”,群号为:670310620

4、大赛联系方式:计算机学院团委王春宇老师,办公地点:青岛校区J13-120,联系电话:0532-86057722,邮箱:internetplus@sdust.edu.cn

 

 

 

创新创业学院   团委

2020628

Copyright © 2019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联系电话:0532-86057071    邮政编码:26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