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本科课程建设质量,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相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计划立项100项左右,其中重点项目20项左右、面上项目80项左右。各学院(部)推荐限额见附件1,没有合适课程的单位可以不推荐申报。
项目建设周期1~2年,重点项目每项给予0.5万元、面上项目每项给予0.2万元建设经费。
二、项目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申报课程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且已列入我校相关专业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必修课程为主,兼顾选修课程。
2.课程负责人为申报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准确把握申报课程的建设方向和教学重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
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素质优良,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团队成员不超过10人(含课程负责人),其他课程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含课程负责人)。鼓励发挥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作用,三校区共建共用通识教育必修智慧课程。
近两年,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成员无教学事故和师德师风问题。
3.有在研或近三年被撤项的课程类建设项目(含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思政培育项目、双语(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双创”金课培育项目、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等)的负责人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本次申报。
每位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项目不得超过1项,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的项目(含作为课程类建设项目负责人和参与的在研“群星计划”教学改革研究课程类建设专项项目)不得超过2项。
4.已立项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的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不能再次以立项课程参与本次申报;其他教师若以已立项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的课程名称申报,不能使用已立项项目课程的相关材料,并提交说明材料。
(二)优先条件
除满足基本条件外,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课程可优先申报:
1.完成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且在各类教学平台上线运行至少一个学期的课程;
2.获评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政“金课”等高水平课程。
三、项目建设内容
1.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程建设,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利用AI技术以可视化方式完成课程知识图谱、问题图谱、目标图谱、课程思政图谱等四层图谱建设并上线,其中每一学分完成不少于80个知识节点的知识图谱和不少于5个基本问题的问题图谱。
2.利用AI赋能教学模式创新,重构教学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整合包括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PPT、课程教案、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微视频等富媒体资源,形成丰富的数字化课程教学内容。
3.利用AI助教、学伴技术,赋能课程应用场景建设,为学生提供实时的交互式学习和练习环境、个性化学习建议和难点解析。课程教学团队熟练掌握AI助教的相关应用,能够利用AI技术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并基于学生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效果反馈和路径推荐,实现因材施教。项目结题需提供3-5个AI助教典型教学案例。
4.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进行实时的学习体验调查,提供及时的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反馈。
5.为进一步做好高质量教材的培育工作,加快推进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教材出版规划,积极与出版社进行对接,重点项目结题时需出版新形态教材或与出版社签订新形态教材出版正式合同。
四、其他事项
1.各学院(部)要根据申报要求,严格标准,择优遴选,做好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的分类推荐工作。根据《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学校将对推荐项目进行评审,原则上面上项目经专家审核合格后可直接立项、重点项目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立项,未获批立项的重点项目可转为面上项目。
2.建设期满后,学校将对智慧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验收。无故不参与验收的项目予以撤项,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课程类建设项目。
3.青岛校区以学院为单位、泰安和济南以校区为单位,于2025年3月31日上午12:00前将《山东科技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2)纸质版一式3份报送至行政楼106室,同时将《山东科技大学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3)Excel版、签字盖章PDF版和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xk@sdust.edu.cn。
联系人:李 蕙、钱 凤
联系电话:58090676、86057504
附件:
1.山东科技大学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推荐限额
2.山东科技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3.山东科技大学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推荐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