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学历核查举报 信访邮箱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24

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智慧课程建设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关于开展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高教函〔2025〕4要求现组织开展我校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标准

智慧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基于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通过AI大模型、大数据及虚拟技术等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体验,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建设理念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提供更符合学生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建设。引入智能助教、“数字人”、虚拟导师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难点解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智能推荐相应的教学资源,促进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富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基于知识图谱、能力图谱、问题图谱和课程思政图谱等梳理教学内容,整合包括微视频、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文献资料等富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四)多元化教学场景搭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搭建虚拟教室、实验室和学习社区等泛在化智慧场景,借助“云端”的开放性,为学生、教师和其他学习者创造更丰富、开放和互动的学习环境,加深课堂沉浸感和体验感。

(五)实时学情监测和分析。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及时的学情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实现课堂的智慧管理和智能决策。

(六)课程改革创新成效。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学生满意度高。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能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二、申报要求

)申报对象是已经建成并在使用的效果好的智慧课程

(二)申报课程须为我校自主建设且在校内开设运行的本科课程(课程运行平台不限),至少经过2个教学周期(含正在运行的周期)的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明确。

(三)课程负责人须为校专职教师和申报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

)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素质优良,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含课程负责人)。近两年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成员无教学事故和师德师风问题。

三、申报限额

各学院限额推荐3门符合申报要求的课程,无符合申报要求课程的可不予推荐

学校择优推荐申报。

四、获评建设课程管理

省高教学会和省课程联盟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对获评建设的智慧课程颁发证书,并组织上线山东省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进行共享共用,组织上线工作另行通知。

获评建设的智慧课程须继续建设五年,其建设和改革成果要在省平台等网站上集中展示和分享,且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省高教学会和省联盟对获评建设的山东省智慧课程实施动态管理,对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建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

五、材料报送

青岛校区以学院为单位、泰安和济南以校区为单位42820:00前,将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申报表》(附件1)及与参评课程相关的佐证材料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推荐汇总表》(附件2)WORD版及签章扫描PDF发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办公室邮箱:jxk@sdust.edu.cn邮件名称请以“2025省智慧课程-申报单位”格式命名。

联系人:李  蕙、

联系电话:58090676、86057504


附件:

1.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申报表

2.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推荐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423



Copyright © 2019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联系电话:0532-86057071    邮政编码:26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