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学历核查举报 信访邮箱 旧版回顾 加入收藏
典型案例
区域特色文化引入创新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发布时间:2019-10-28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对于传承中华文脉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区域文化引入相关课程,进行了教学及课程建设改革。

围绕文创设计实践课程,我们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对本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跨学科整合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实现设计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和优势互补。

基本框架是结合地域文化,制定主题设计内容,搭建跨专业教师团队和跨专业学生团队,最终力求作品实物化、市场化。通过联合“博物馆、非遗项目、4A级以上景区”等文创企业提出设计需求,然后根据每个项目特点成立跨专业教师团队,拟定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展开创新设计。

文创设计实践课程主要设置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年级的“设计考察”“专题设计”课程中,共8周,以实践为主,辅以理论、调研、评议等方式。具体实施分为五部分。

一是理论讲解及文创命题推介。课程除了本专业教师讲授外,还邀请了其他专业教师讲解各自领域的知识,同时邀请文化创意用品的设计精英,讲解设计研发程序与设计要领。

二是市场调研及元素采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实地调研,挖掘主题文化;通过走访民间艺人、非遗传人、知名专家学者等,进一步把握文化发展的传承要素,为后续设计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三是讲述创新设计方法,创意思维拓展。围绕如何将采集的元素转译成产品的形态及功能来展开讲述。首先由设计专业教师讲授创新设计原理及方法,再邀请从事文化创意用品设计的资深设计师进行个案分析,并深度剖析文创设计的流程。

四是设计实践及阶段总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各专业学生对采集的元素进行创意思维拓展,创新传统元素并融入现代视觉语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前瞻性创新设计。

五是汇报及评议。课程的尾声,每个学生团队进行方案陈述等,由设计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等组成的教师团队共同参加作品汇报与评议,多角度、全方位审视作品,对作品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团队根据反馈进行最终的改良优化设计。对于成熟的设计,教师可以帮助推广并促成生产销售或转换成专利成果。最后进行作品展览展示,“以展代考”是设计实践课程考核的利器,是考核型学习向学习型考核转变的课程考核方式。

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此种模式成效显著。我们的教学成果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全国性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优秀奖118项。完成青岛水族馆文创产品设计、学校文创产品设计等多个项目。现正在进行青岛海军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作者:艺术学院 刘佳)


Copyright © 2019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联系电话:0532-86057071    邮政编码:266590